本網記者 周令高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區以“營商環境深化年”工作為抓手,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全面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不斷取得新成效。記者從區發展改革委獲悉,2021年全年全區共為企業減稅降費2億元以上,實現新增市場主體5433戶,其中新增“四上企業”26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61%以上。
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活力是重要指標,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
“現在營業執照辦理真是太省心了,以前要跑幾天的事,現在不到一天就辦理好了?!薄叭ツ晗嚓P部門為我們減免稅費20余萬元,切實解決了我們中小企業難題……”如今,走到區政務中心各辦事窗口,總會聽到辦事企業、群眾對我區良好政務環境、營商環境的由衷稱贊。在企業、群眾點贊聲背后的這一系列務實舉措也正是我區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的一個個生動縮影。
據了解,為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營商環境效能,我區始終著力圍繞提升事務辦理便捷度、幫助企業減負和助力融資等方面為強化企業服務下功夫。在提升事務辦理便捷程度方面,我區建立健全了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首問責任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企業登記、施工許可、財產登記、稅務、電力“一網通辦”,還深度梳理全區1438項政務服務事項,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在幫助企業減負方面,全面梳理并細化落實國家、市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貫徹落實以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為重點暖企紓困政策,通過送“政策禮包”“服務禮包”等方式,2021年全區共為企業實現稅費減免2億元以上;在拓寬融資渠道方面,則通過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三方共同努力,加快解決企業融資障礙,促進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逐步改善。
此外,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還需在不斷深化改革上發力。2021年,我區對再造審批流程進行進一步優化,對涉企經營許可實行“證照分離”,開辦企業由6個事項整合為1個環節,最快0.5天辦結;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一律實行“非禁即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教育、衛生、醫療等領域,切實消除有形“堅冰”和無形“壁壘”,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平等競爭;還進一步優化市場綜合監管,推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扎實開展綜合抽查、計量專項抽查、食品抽查等,對抽查檢查結果進行100%公示,促進形成了良好市場環境。
“得益于全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去年全區實現新增市場主體5433戶,其中新增‘四上企業’26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61%以上?!眳^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區還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直面當前營商環境優化中存在的問題不足,找準根源、精準施策,用實際行動換取市場主體和辦事群體的獲得感、滿意度,全力打造全市具有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地,加快推動武隆高質量發展。